关于如何培养播音主持“三型人才”的教学思考(姚亚非——学院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集)
日期:2020-10-20  发布人: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浏览量:29

关于如何培养播音主持“三型人才”的教学思考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播音主持系姚亚非

【引言】

儒家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培育人者,作为大学层次的教学核心团队的教师,首先我们要厘清自己是否具有“三型人才”培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向,教学资质?我们的教学管理、教学初衷、过程化教学、教学成果以何标准衡量?仅就当前我们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播以及音主持专业整体现实考查了解,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育人者的我们自身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还相去甚远,包括我们的教学科研软硬环境,教学认知理念、教学方法手段,教材及教辅材料,实习实训环节等等均不适应“三型人才”的培养。其中至关重要的核心——师资队伍多年来始终处于良莠不齐,尤其是年轻教师未能成为主力,无以承担主力军的责任;我们的教学教研缺乏进取精神,没有开拓意识。以当下这样的体制机制,土壤环境要孕育出“三型人才”只能是“雾中看花,水中捞月”。

当前,我们正处在党引领整个国家步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高品质需求,高素质人才产出的大背景下,如何确立培养“三型人才”这个概念?我的论述将围绕最为突出的,作为教学主体的两个至关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都必须急于改变和能够改变的问题:武装头脑,更新观念,紧跟时代,提高认识,需求突破。

【关键词】 新时代 武装头脑 更新观念 寻求突破 精神基座 互动机制

一、培养传媒人的教师应具备的思想意识与认知空间

首先,是围绕武装头脑的问题。我想围绕党的宣传思想方针这个主脉络来进行研究讨论。虽然这个话题提得很高很大,但我觉得它应作为我们培养传播人才的教师的思想认知与教学教研方向引领。

   党的十九大,规划了我们国家进入新时代的各项纲领与目标方向,而作为培养新时代传媒艺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校教师我们非常必要来学习认识党的宣传工作的使命任务,这就是: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作为高校传媒艺术专业的播音主持教学工作来说,长期以来我们的认识空间仅限于学校与课堂,教材与学生,把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向与精力都放在如何应对日常课程教学这个狭窄的圈子里:学生跟着老师走,老师跟着教材走,跟着教学大纲走,跟着日复一日的习以为常的惯性模式走。走来走去老师走不出为了生计而教学,学生为了应付成绩学分而学习,我们培养的是走不出学校,走不进社会的人,走不出为谁而教书育人,走不出为谁学?为什么学的明白人。试问这样的教学目标任务有意义吗?它与“三型人才”有一丝关系吗?

播音主持专业,(包括编辑记者)从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学来讲是“全媒体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所谓全媒体时代即:人人都是发现者、记录者、评论者、传播者,各个都具有话语权。那么,我们今天将培养一批又一批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将走向何处呢?个个都能走向传统媒体岗位的主播、主持人吗?能走进省市国家级媒体的“名播、名记”吗?显然不是也不可能。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现代传媒意识与传媒职业精神;既有新闻职业敏感也有职业素质与实操能力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而这个“全媒体复合型”人才,不仅仅具有媒体专业素养与技能,更要有跟得上“新时代”发展的观念,运用“新时代平台”的新型人才。我认为我们的教学研究当务之急首先要研究解决宏观大方向的问题——为教学找到思想引领的方向,为培养人者自身明确工作目标与使命意义。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的讲话虽然针对的是宣传思想战线工作的,我认为同样也应成为我们高校传媒艺术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岗位教师的工作方针与思想指导。它明确了我们培养的是有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人,是能够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的人。总之,如果我们解决的培养什么传媒人的问题,我们自身明确了新时代宣传思想主流是什么?那么,播音主持教师与学生日常教与学的狭窄圈子就会变为全社会、全媒体、全岗位化范围去扩展。

二、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理念要依时代之需打好“三型人才”精神基座

   播音主持职业属性是连接党和人民桥梁,是党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从这意义来讲,教授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首先是教他们精神立足之根:即党性原则,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敬业品德,教他们如何更准确及时生动的传播党的方针政策理念主张,教他们为广大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找典型树形象,为社会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鼓与呼。

作为教教学者,教材上的书本知识永远是“过去式的旧闻”。我们的教学主方向始终不能变,要紧跟党的宣传思想主脉与时俱进,教学内容要随时补充更新。“十九大”确立了中国已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而奋斗,这些重要的核心理念都要进课堂、进教室、进入播音主持学生的心里。

我们日常教学过程往往只注重教学生怎么播音的方法技巧,而忽略了“播什么,为谁播、为什么播”的任务主旨。因此,我们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教研活动始终要围绕“播什么,为谁播、怎么播”这个宏观方向。这是个核心问题非常重要,它应成为为教专业的老师的教学正本清源,矫正原则与方向的大事。“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三型人才,哪一类都不属于传统小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模式下的产物。“三型人才”必须有大格局,心里思考大时代,行动赶得上大潮流。

为此,作为传媒艺术专业学生引领者的教师绝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传手中书的隔世落伍者。传媒艺术专业的教学与其他专业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教授学生尽早尽好的成为精神文明与人文情怀的传传播者。未来的播音主持工作者,有着非常鲜明的“社会角色”光环,到bat365中文官方网站读传媒艺术专业,首要要确立一个概念、一种精神,那就是将完全的个人或者说个性化属性如何转换为公众化的社会属性,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小我”为“大我”。播音主持教学的过程从整体意义来讲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的角色转化。其教学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无不是围绕把一个封闭狭小的自我,打造成为一个适应新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

作为播音主持教学主体,从教师认知、教材内容、教学过程都要求新求变紧跟主脉,不忘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初心。要广开渠道吸收新事物新知识,了解社会掌握瞬息万变的新情况。具有清晰头脑,辨识谬误把握方向。这样我们才能教出适应社会,正确认识本专业性质并自觉确定未来方向,打下“三型人才”潜质基础,向全面发展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

    三、形成培养“三型人才”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沿袭“传道,受业,解惑”,老师讲授,学生接受的灌输型模式,教与学是单向的,老师是主动而学生是被动的;那么要培养三型人才,这种模式必须反转,“教与学”的关系一定要成为同为“主动和互动”的关系;这一“主互动”关系的认识理念对老师而言,首先放下“俯视的架子”与学生建立化被动为主动的平等关系,学生越主动越有利于教学成效,越能激励教师,刺激老师。这就需要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讲明建立“主互动关系”的意义与价值;这个意义与价值甚至高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围绕如何使学生尽早成为自觉者、尽快主动求学成才的“主观意向”。也就是说学习之初如果学生的主观意向不形成,那么以后的教与学都是被动的,幼儿喂养似的。

  整个教学过程其实质是教师让学生由一个从站立到走起,再从走起到跑跳,最后由跑跳到自由跨越的递进互动过程。那么,关于我们播音主持专业“教与学”认识的关系现状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谁为主谁为辅?

下面,我先从“教与学”的关系认知与现状来展开说。为什么要从这个谈起呢?因为它是教学的基础是前提,关系到今后一些列的问题,这个过程也决定着我们的受教育的对象——播音主持学生们各自的条件、品质、学习心理、思想动态以及他们进校后怎样明确学习目的,设计学习计划,提升预期和激励学习动机的过程。

面对这些学生对象的内外部状况,心理因素、学习动机,我们该如何“下厨”选材、配料、烹制?通过十余年对多届多批次学生的教学了解,每一届所谓播音主持学生的基础状况,学习心理状态,以及他们今后对人生发展目标、方向等诸多问题虽各有不同,不可否认现实中他们的共性特征是:绝大多数学生选择播音专业进校来的,均属于“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上个大学而做的权宜之举;大部分基础条件有限,专业能力不强对自己缺乏自信,对前景都处于茫然、混沌、无措的状态。可以说大学学习对他们来说是走一步算一步被动式的。为此,面对这样的“材料”我们该如何着手基础教学?如何将这样的学生培养成“三型人才”?至少如何培养成为其中的“一型”——实用型?

老师是领路人。老师自身也是在教学中不断提高教育认识,改进教学观念调整教学航向的人。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其分析了解并以教育的本质来看:教师不等于大厨,绝不能把学生看作是“一堆原料”任由大厨来“看菜下料”。许多老师有一个看法观点急需纠正:把教师比作厨师,把进二本学校,条件一般或不好的学生视为“黑面”,把教学比作揉面做“白馒头”的过程。这种把学生视为“死的原材料”任由厨子揉捏,试问“黑面”如何能揉成“白馒头”?“朽木”怎能化为“神奇”?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角色转化;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怎样成为最好的自我,成为自觉学习的人。当然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绝非易事。前提是我们的教学将如何才能使学生成为自己要学的“主动者”呢?当然,其责任在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不能仅仅只教专业不管其他,还应教学生心理,教立志,教思想转化;教师如果把人的问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了,才号准了“教与学”的主脉,才能“扶正祛邪”,“固本强元”。

我们的人才培养是针对全体同学的。对所有学生或班级不应分好与坏而要分主动还是被动。“教与学”的差异基本上都属于主客观态度和心理认识上的差异所造成的问题。老师要让学生成为主动,他自己首先要“改变角色”和闭门造车“一招鲜吃遍天”的匠人师傅意识。从学习评估手段来讲,学分只是手段和过程,其目的宗旨是如何促进有效学习,促进学生成为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四、结论

培养造就“三型人才”是新时代迫切之需,也是未来对作为培养者的学校与教师的职责使命。育人者和被育者如不想被时代淘汰,那么必须看明方向,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研究对策应时代大潮而动。对于如何形成培育“三型人才”的机制体制,这是国家教育层面大时代背景下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事关学校的未来和教师自身命运前途的宏观战略大趋势。这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一个环节所为,需要学校决策者、教学管理者以及老师三方达成共识,寻求突破和有效途径,共同来构筑其运作体系。当然,教师是其中具体的实施者,是冲锋在前的“连队”。一旦“三型人才”战略决策形成,它迫使我们的战术上摆脱旧有的按部就班习惯,只按“教材与经验出牌”的老套路,要按“三型人”培养的要求,设计规划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教研思路,教学手段办法以及评价机制与标准,方能在今后的“三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奏效。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播音主持系姚亚非

                                          2019121


姚亚非——学院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集——关于如何培养播音主持“三型人才”的教学思考202010.docx

收藏本页
Baidu
sogou